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园区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科技园区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竹科技园区的介绍?
新竹科技园区,于1976年开始筹建,1980年12月15日正式成立,是台湾第一个科技园,号称台湾硅谷。园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竹科技园现在的开发面积是6.32平方公里,成为孕育台湾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其IC产业更是台湾发展高技术产业成功的典范。近年来,竹科的GDP占台湾地区的10%左右。2004年,园区有38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323亿美元,从业人员11.3万人。园区涵盖范围横跨新竹市东区与新竹县宝山乡,距离新竹市约15分钟车程,距台北70公里,至桃园中正国际机场约50分钟
六安麦穗电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六安高新区麦穗、浦菲尔、新鸿等项目土方平整工程
二、交易所在区域: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三、招标人:安徽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四、投资规模:约900.0万元
五、项目规模:约人民币900万元
六、项目范围:六安高新区麦穗、浦菲尔新鸿等项目土方平整工程主要场平面积约540亩,厂内调配土方约14万方,外运土方约30万方。具体以招标时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为准。
什么是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也叫高科技园区,这里就不深究其高不高的问题了),普遍有3种说法,看你倾向哪一种:
1、由大学、企业、孵化器等组成的,创立高科技企业的产业综合体。我们称之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驱动模式。即把学校等科研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研发中心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不同层次知识间的交流与扩散,从而有助于提高高科技的创新与产业化的速度。对于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园区是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周边地区。
2、由政府规划与建设,把大批研究机构和科学专家集中在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形成科学城,通过协同研究活动来促进技术、工艺或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来促进整个园区的发展。我们称之为研发驱动模式。它是发达国家后发式的基础研究,其研发、产业应用过程都比较长。如前苏联西伯利亚科学城、韩国的大德和日本的筑波。
3、在某一划定的地区集中兴建一批高技术产业公司,形成技术园区,以此增强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称之为产业驱动模式。即围绕一个或多个产业集聚大量企业等,通过促进产业的发展来促进整个园区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创造GDP方面成果显著,但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影响较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台湾新竹。
综合定义:高科技园区:是一种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的综合性基地。通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等方式,为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此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科技园区一般指的是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园区,目前科技园主要以三大类企业展开:
第一类企业的是机制较为灵活且潜力巨大
第二类以大学为主,发展高新技术及前沿科技。
第三类以国有控股投资公司为主,政策较为优厚,土地、物业等也较为便宜,一般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人。
科技园区是一种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的综合性基地。
因为它由大学、企业、孵化器等组成的,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主要功能是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的流动,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内外消费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科技园区的发展类型有三种,其中以连锁化、民营化、总部独栋为主的商业用地性质的科技园区为代表,以大学为主,以国有投资公司为主,政策较为优厚,但企业入驻后享受的服务和政策依据所依存的大学比较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园区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园区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