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创业孵化基地认定暂行办法?
创业孵化基地的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是一套规范性文件,旨在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引导创业者,特别是重点群体如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进行创新创业。这些办法通常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
不同地区的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在具体内容上可能有所差异,但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
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制定办法的目的,以及适用的对象和地区。
2. 创业孵化基地定义:定义创业孵化基地的性质和功能,通常包括为创业者提供场地、指导、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
3. 认定标准和条件:列出创业孵化基地需要满足的条件,如合法资质、固定场地、管理服务机构、制度建设、服务功能等。
4. 认定程序:详细说明创业孵化基地的申请、初审、复核、认定等步骤。
5. 管理监督:包括对创业孵化基地的动态管理、数据更新、资金使用监督等。
6. 扶持政策:介绍对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的财政支持、政策优惠等。
7. 违规处理:对创业孵化基地违规行为的处理规定,如撤销资格、追回补助资金等。
8. 附则:包括办法的解释权、实施时间等。
国家级孵化器认定条件?
申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应具备以下条件:
● 孵化器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发展方向明确,具有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和孵化服务机制。机构实际注册并运营满3年,且至少连续2年报送真实完整的统计数据。
● 孵化场地集中,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不低于10000平方米。其中,在孵企业使用面积(含公共服务面积)占75%以上;
● 孵化器配备自有种子资金或合作的孵化资金规模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获得投融资的在孵企业占比不低于10%,并有不少于3个的资金使用案例;
● 孵化器拥有职业化的服务队伍,专业孵化服务人员占机构总人数 80%以上,每10家在孵企业至少配备1名专业孵化服务人员和1名创业导师。
● 孵化器在孵企业中已申请专利的企业占在孵企业总数比例不低于50%或拥有有效知识产权的企业占比不低于30%;
● 孵化器在孵企业不少于50家且每千平方米平均在孵企业不少于3家;
● 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应达到20家以上。
在同一产业领域从事研发、生产的企业占在孵企业总数的75%以上,且提供细分产业的精准孵化服务,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小试中试等专业技术服务的可按专业孵化器进行认定管理。
专业孵化器内在孵企业应不少于30家且每千平方米平均在孵企业不少于2家;累计毕业企业应达到15家以上。
在孵企业
办法中孵化器在孵企业
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被孵化企业:
主要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应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要求;
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须在本孵化器场地内,入驻时成立时间不超过24个月;
孵化时限原则上不超过48个月。技术领域为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集成电路的企业,孵化时限不超过60个月。
毕业条件
企业从孵化器中毕业
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1经国家备案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
2累计获得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超过500万元;
3连续2年营业收入累计超过1000万元;
4被兼并、收购或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全国艰苦边远地区(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艰苦边远地区范围和类别规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面积、在孵和毕业企业数量、孵化资金规模、知识产权比例等要求可降低20%。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